一、操作規范
設備調試與校準
開機前需檢查激光護窗、傳感器及連接線是否完好,避免磨損或松動。使用標準振動源(如振動校準臺)進行靈敏度校準,確保量程覆蓋待測頻率(如0.1-10kHz)。接觸式傳感器需剛性連接試樣表面,非接觸式(激光)則需調整光束對準振動敏感區域,保持穩定距離。
測量環境控制
測量時需遠離強電磁場(如電機、變壓器),使用屏蔽電纜并接地。環境溫度波動大時,需平衡儀器與環境溫度后再測量。避免陽光直射或高溫環境,防止光敏元件損壞。
數據采集與處理
設置采樣頻率為待測最高頻率的2.56倍以上,避免頻率混疊。重復測量3次以上取平均值,減少隨機誤差。實時觀察時域波形和頻譜圖,識別異常峰值(如諧波或干擾信號),必要時采用低通濾波或延長采樣時間。
二、日常維護
外觀與光學部件清潔
用柔軟干布擦拭激光發射窗和傳感器表面,嚴禁用硬物刻劃。若表面有灰塵,可用毛刷撣除或絨布輕拭,避免刮花鏡片。
電池與存儲管理
長期不使用時取出電池,防止漏液腐蝕機芯。存放于干燥、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,避免元件老化。
定期性能校驗
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性能校驗,包括靈敏度、線性度等參數。檢查電纜是否破損,傳感器連接是否穩固。
三、常見誤區
盲目追求高指標
部分用戶為追求“前沿性”,盲目選擇大量程、高精度儀器,導致成本增加且實際使用中靈敏度不足或飽和。應根據實際需求(如測距范圍、精度要求)選擇合適型號。
忽視環境干擾
未隔離外部振動源(如其他設備、風機)或未控制環境溫度,導致測量誤差。應使用隔振平臺,并在穩定環境中測量。
操作不規范
接觸式傳感器未剛性連接試樣,或非接觸式傳感器距離變化,引入誤差。需確保傳感器與試樣表面貼合,或激光光束穩定對準。
維護不當
自行拆卸儀器清理內部,導致不可逆損壞。應避免擠壓、跌落,并按照說明書進行表面清潔和存儲管理。